【腕表时代导购】在腕表功能上,飞返和逆跳常常被放在一起说,业内也常常把这一功能直接用“飞返/逆跳”来表示。但是实际上,飞返和逆跳虽然从功能上看起来差不多,但其内部的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完全不同。放在一起说只是因为两者有神似而形不似的地方。很多人对这两者常常傻傻分不清,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
先来说一下逆跳。什么是逆跳?“逆跳”顾名思义就是指针可以往回跳跃,是指指针在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当到达终点时可立即自动跳回原点,并且继续正常运行。逆跳是指手表指针运行的一种方式,和传统做圆周旋转的指针不一样,逆跳式的表针是走单程的,当指示刻度满程后,指针会瞬间归回刻度起点,进而重复新的过程。
从外观上看,逆跳表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盘面上的扇形显示区域,如上图表款逆跳星期是将周一“M”至周日“S”以扇形的展开角度分布开。除此之外还有日历、月历、时、分、秒和月相(这个比较少见)逆跳,更有甚者在一个机芯中设计多种逆跳或是秒针的双逆跳,例如宇舶Big Bang Unico 双逆跳计时腕表。
逆跳是怎么来的呢?早在1794年,有着”现代制表之父”称号的宝玑先生就制作了带有逆跳日历指针的怀表,逆跳指针成为一种显示功能而出现。到了1892年,E. Koehn设计出更为复杂的逆跳秒针,并申请专利。自此之后,无论是时、分、秒针还是日历、日期、月份,都开始通过逆跳指针的形式出现。到了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不断有各种逆跳指针出现在表盘上,除了60秒逆跳还有30秒逆跳,甚至还出现了30秒双逆跳,是由两根30秒逆跳指针来共同完成1分钟的运转。
逆跳有什么魅力?如果仅从实用性上讲,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逆跳表的功能实在可有可无。它不能显示除了时间之外更多的信息,它也不能让手表的计时变得更加准确,它更不能延长手表的寿命。但是,看着指针走至扇形显示盘末端之后,刹时跳回原点,在指针飞跃的瞬间,除了欣赏机械工艺的奥妙,你还能深刻体会到“时光逆转,从头再来”的时间哲学。而且逆跳的表盘分布有着自己独特的美点。
喜欢做“逆跳”式手表的品牌很多,像百达翡丽Patek pilippe、江诗丹顿Vacheron Constantin等等,特别是珍达斐Jean D’Eve,似乎更迷恋这形式。与陀飞轮、三问、万年历装置相比,逆跳并不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技术,价格门槛也不算太高,有些万元左右的机械表上就可以看到简单的“逆跳”。现今市场上的逆跳功能分别用来显示日期、星期、时、分、秒等等。不过,这里有一个小瑕疵,尤其是对于那些采用日期逆跳设计的腕表来说,一个月才逆跳一次,一不留神就会错过指针瞬间回复的精彩画面。因此,大多厂商更青睐于让分钟和秒针 “逆跳”起来。
再来说一下飞返。什么是飞返?飞返,英文Flyback,字面直译起来是“飞回去”。事实上,这也是对指针一种栩栩如生的表达。与逆跳不同,飞返功能专用于对计时码表某一类的描述。飞返计时,就意味着按下按钮,所有计时指针立即归零并马上开启下一次计时。如果还不理解,更直观的说是:普通的码表必须要使用者在停止计时功能之后,将指针归零,之后才能再次进行下次计时操作。而飞返计时功能就可以省去这些复杂的步骤,计时功能启动后,只需按下飞返按钮,所有计时针自动归零并且无间断的开始下一次计时。
飞返有什么好处呢?比起普通码表,飞返计时不但降低了因多次操作的损耗,更可以迅速精准地计时,对于佩戴者来说,便捷又“节能”。不像逆跳表,飞返在面盘上则不会有过多展示,但在具有飞返功能的计时码表上,操作一番自然得知。
逆跳和飞返区别是什么?飞返和逆跳的区别在于“逆跳”式指针是走弧线的,“逆跳”式的回返是自动完成的;而“飞返”式计时码表的指针是转圈走圆的,它的回零需要手动按钮操作,还可以从左右两个方向完成,逆跳的英文是“retrograde”, “飞返”则被称做“flyback”。
虽然这两项功能显得很高大上,但是我认为,特别是逆跳功能,并不建议经常佩戴或者作为日常装备使用。原因无他,金属疲劳是不可逆转的,除了宝玑、宝珀等腕表品牌很重视这个问题、同时也对逆跳过程中带来的误差进行调校外,其他的表厂多少都做的不尽如人意。所以,虽然飞返逆跳都是好东西,但是,选择这类的腕表,个人建议还是要选择靠谱的品牌和机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