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蛇的防护等级是多少

author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眼镜蛇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眼镜王蛇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随着森林遭到破坏,它们的栖息地慢慢缩小,数量也急剧减少。 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的热带和沙漠地区以及东南亚岛屿。

上颌骨短,前端有凹槽齿。 槽齿后面常有数个细齿。 它是一种前齿有槽的毒蛇,其毒液主要含有神经毒素。 这种蛇不活跃,头部呈椭圆形。 从外观上很难将其与无毒蛇区分开来。 头后部有对称的大鳞片,颊部无鳞片。 瞳孔是圆形的,尾巴是圆柱形的,整个脊柱都有椎下突起。 头部呈椭圆形,颈后有白色眼镜框状斑纹。 体背部黑褐色,有十余条黄白色横斑。 身体长度可达2米。 中国仅有约4属8种,如白环蛇、金环蛇、眼镜蛇、眼镜王蛇等主要剧毒蛇。 毒蛇有多种颜色,从黑色或深棕色到浅黄白色。 大多数眼镜蛇体型很大,长达1.2-2.5米,它们的毒液是高危混合毒液。 眼镜蛇最显着的特征是颈部皮褶。 当眼镜蛇受到刺激时,它会竖起身体的前部,并展开颈部两侧的皮肤皱褶。 这时,它背后的眼环图案变得更加明显。

眼镜蛇冬眠。 以鱼、青蛙、老鼠、鸟类和鸟蛋为食。 繁殖期为6-8月,每次产卵10-18枚,自然孵化,由亲蛇在附近守护。 潜伏期约为50天。 正常情况下,眼镜蛇不会主动攻击人或其他动物。 需要注意的是,人被眼镜蛇咬伤后,如不及时抢救,数小时内就会死亡。 由于眼镜蛇有神经毒液,所以主要作用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 被咬的时候,你会感到一阵麻木。 这种麻木感很快就会从受伤的部位蔓延到全身,让受伤的人感到头晕目眩,然后四肢发软,呼吸变得紧张,最终陷入昏迷状态而死亡。

眼镜蛇在云南南部分布广泛,栖息于海拔1600米以下的各种环境,如干燥的旱坡、竹林、坟墓等。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