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timur ruby 一颗深红色尖晶石,重361克拉。据说发现于1612年以前,可能来自阿富汗。后成为莫卧儿帝国的藏珍,并被誉为“世界贡品”。后又几经易手,上面刻有波斯文和阿拉伯文。1849年,为大不列颠的东印度公司所有,不久又转送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保存在白金汉宫的印度展览室里。

尖晶石较稀少,现在超过5ct、质地好的少见了。但是历史上曾有过一些著名的红宝石,现在看来是尖晶石,重量较大。一些尖晶石宝石珍品,重量超过100ct。
最著名而富传奇色彩的当属被称为“帖木儿红宝石(Timur Ruben)”的尖晶石了,重361ct(有资料称352.5ct),现藏于英国白金汉宫的印度展览室中。

自1612年以来,这颗著名的被称为东方的“世界贡品”就归属了无与伦比的“光明之山(Kohinoor)”钻石的拥有者,并被镶在马鞍上。宝石产地不详,有人猜测来自阿富汗。有一段时间曾被装饰在莫卧儿王朝最负盛名的孔雀御座上。 其上有一些铭文。最后的铭文为:“这是来自王中王苏丹.沙希布.奇朗(Sulta Sahib Qiran)2.5万件珠宝中的红宝石,1153年从莫卧儿王朝的珠宝中拿到这个地方(波斯文)。”铭文对应公元1740年。1739年纳第尔.沙赫掠走了莫卧儿王朝的珍宝,回到波斯伊斯法罕,这个地方即指伊斯法罕。
英国王冠上的一枚红宝石“帖木儿”,实际上是红色尖晶石,这枚宝石本来叫做“天赐”,落到西方人手里之后才被他们称为“帖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