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县牛粪银行治污增肥一箭双雕

author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三月春暖,平田整地,上粪施肥,西吉县葫芦河川道区一派忙碌景象。兴隆镇黑大庄村村民郭银奎驾驶农用车,来到5公里外的川口村有机肥厂拉肥料。郭银奎把车开进库房,厂里工人用叉车帮他装了20袋有机肥。

郭银奎饲养10头牛,今年计划种20亩青贮玉米。现在,土地已旋耕完毕,就等着施肥播种。“每亩地施用农家肥500公斤,一共需要10吨,再跑4趟就拉够了。”郭银奎笑眯眯地说。

让郭银奎开心的是,这些农家肥他直接从有机肥厂领取,不花一分钱。

“1头牛1年产4吨牛粪,10头牛1年产40吨,这40吨生牛粪存到‘牛粪银行’,可以兑换20多吨成品有机肥。自己用一半,剩余肥料变卖后,还能收入8000元。”郭银奎细细算了一笔账后,透露免费用肥的奥秘。

其实,郭银奎口中的“牛粪银行”,就是有机肥厂。

“大多养殖户没有专门堆放牛粪的场所,有机肥厂免费帮老百姓存放,并加工成有机肥,等到春季用肥时,大家可以直接拉肥料。”有机肥厂负责人王海龙解释“牛粪银行”运作方式:有机肥厂按照10吨湿牛粪兑换7吨有机肥的比例,给农户返还成品肥,对不需要肥料的,按每吨湿牛粪40元的价格收购。

王海龙将银行先进管理方法用到有机肥加工中,巧妙解决了企业资金、原料短缺问题,又解决了农村牛粪无处堆放、乱堆乱放的污染问题。

地处葫芦河川道区的兴隆镇,是西吉县肉牛养殖和蔬菜种植大镇,全镇肉牛存栏5.2万头,蔬菜种植面积3.4万亩,年产牛粪40余万吨。

兴隆镇副镇长赵强说:“近年来,畜禽粪便污染问题严重影响养殖产业和人居环境,限制了规模养殖发展,尤其化肥、农药及粪便不经处理就还田,造成土壤污染与肥力下降问题逐渐凸显。推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治理畜禽粪便污染迫在眉睫。”

2018年,王海龙筹资60多万元在兴隆镇小段村建起有机肥加工厂,利用畜禽粪便为原料生产有机肥。

然而,让王海龙未预料到的是,当时村民受“有臭味的有机肥才有肥力”的传统观念影响,对有机肥不认可,导致有机肥一度滞销。

就在王海龙为销售一筹莫展之际,兴隆镇帮助他在全镇推广有机肥,又趁机邀请王海龙到姚杜村、杨茂村、陈田玉村等村,指导村民在田间地腐熟牛粪,施用有机肥,扩大影响力。

“原来每亩地施用生牛粪4吨多,土壤污染,病虫害多不说,还造成土壤营养不均衡。”郭银奎说,“自施用有机肥后,病虫害少了,农药也随之减少,节省了成本,产量还提高15%。”

“村民施肥观念逐渐转变,从施用有机肥中尝到甜头,有机肥卖不出去的问题迎刃而解。”赵强介绍。

见时机成熟,王海龙决定扩大有机肥生产规模,于2020年在川口村新建8万吨有机肥加工厂。

“现在陈田玉村、川口村、小段村3个厂子年生产有机肥12万吨,加工家畜粪污及农业有机剩余物19万吨,涉及‘储户’2000多户。”王海龙开心地说,现在厂子生产的有机肥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除了一部分返还给养殖户外,大部分销给果蔬基地。

“有机肥规模化生产缓解了肉牛等家畜粪便造成的面源污染问题。”赵强说。兴隆镇探索出“禽畜粪便+作物秸秆+有机生活垃圾处理=生物农家有机肥+土壤改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生态环保新模式,生产的牛肉属于无公害产品,产值高,效益好,蹚出了一条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新路子。记者 剡文鑫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