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佛山市外国语学校理财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们思考:“如果家中有100万元,如何投资使收益最大化?”学生热烈讨论,脑洞大开,提出了储蓄、国债、股票、基金等诸多理财方式。不少网友表示支持这类课程,认为“理财应从小做起”。 这样的理财课会让学生的财商有怎样的提升?为何受学生喜爱,获网友支持?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①财商何以影响学生 “商学课程是面向初一、初二学生开设的一门校本选修课,已经开设三年。课程内容涵盖基本的金融知识、投资理财和公司经营等知识,到期末同学们会用小组形式展示理财计划。有时也会引入社会资源请一些银行行长、企业家来授课,打开同学们的视野和思维。”佛山外国语学校办公室主任李友令表示,佛山地区经济发达,商业氛围浓厚,学生们零花钱也比较多,理财意识需合理引导。 李友令进一步介绍,学生通过上理财课形成了正确的财富观和消费观,懂得了钱的来之不易,了解到如何赚钱、如何管理钱,增强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家长也反映,孩子们对钱有了概念,知道了克制消费冲动和节约用钱,提高了管理和规划“钱”的能力。 家长们的看法相对多样,有些家长认为初中开设理财课对孩子来说太早,应该先专注文化课。但更多家长表示支持:“现在教孩子理财很有必要。孩子的压岁钱和零花钱一般都比较丰厚,他们的消费观念如果不能被正确引导,那就太危险了。” 财商既包括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等理财观念,也包括正确使用、获取金钱的理财能力,财商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而逐渐提高。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桂子山教育研究院院长胡小英认为,青少年阶段是财商培养的最佳时期。如果这一阶段孩子没有形成一定的财商素养,在以后的人生中轻则缺乏经济责任心,重则心理失衡,引发系列问题。当他们走入社会之后,希望过上良好的物质生活,却因为自己的创造和管理财富能力不足,出现求而不得的痛苦。因为从小没能形成正确的金钱观,他们很难真正拥有幸福。 ②财商素养缺失困局如何破 广州大学本科生洪永明说:“我从小没受过什么理财教育,大学期间消费完全看心情。”山东某大学研究生郭宇辉说:“我基本是‘月光族’,对金钱没有长期的规划。父母提供的生活费给多少花多少,‘花呗’上也总欠着钱。” 山东工商学院统计学院白日荣教授2020年发布的《中国大学生财商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在校大学生财商水平整体偏低,表现出财富态度积极、财富能力低下和财富知识缺乏的态势;大学生财商教育需求大,但学校财商教育供给不足。 在现实中,一些大学生财商素养低,往往会过度消费、借贷消费,因此容易陷入校园贷和的风险中。随着现代科技和网络的发展,不仅是大学生,儿童也越来越早地接触了互联网金融。媒体时有报道,小学生在直播平台上过度打赏、打手游巨额购买装备,这显示出财经素养缺失问题趋向低龄化。 很多家长认为,“钱”这个东西孩子慢慢就懂了,用不着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部分家长甚至刻意避免和孩子谈论钱,觉得谈钱太多会让孩子过度看重金钱,掉进“钱眼”里。这种看法不免过时,在信息时代,大到信贷投资,小到消费支付,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会与互联网金融产品产生联系。 专家认为,实际上财商素养已成为当代每个人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推广财商教育正当其时。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吴郁秋副教授说:“财商、智商、情商是成长中最重要的三个基本素质。如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财商没能得到培养,在进入社会后有可能因为缺乏财富规划而掉入消费陷阱,不能实现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 ③财商教育如何进行 事实上,发达国家财商教育起步早,对个人尤其是青少年金融素养的教育尤其重视,甚至将其作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财商教育(2021年)》报告显示,发达国家已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财商素养教育体系。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相继制定了财商教育计划,列入学校的必修课。而当前我们对财商教育重视程度还不够高。 报告还进一步指出,传统的课堂教育仍然是国民财商教育需要重视的路径。具体操作上,可以由专门的机构和学校合作,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认识水平和不同地域的学生群体研发具有较高针对性的个性化课程,将专业的知识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给学生,寓教于乐。 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北京、上海、广东、四川、重庆等地的一些中小学及幼儿园,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财经素养教育的探索。吴郁秋认为,财商教育应该根据年龄分阶段进行。在学前阶段以家庭游戏体验式培养金钱观念;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可以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培养通过劳动换取报酬的意识,也可以自己管理零花钱;在大学阶段就可以通过更系统的学习和实践理财,正确认识财富和使用财富。 财商课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不只是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财富观,更应让孩子成长为综合素质更完备的人。“在进行财商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要培养孩子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从而让其充分实现个人价值、社会价值。”胡小英说。 (本报记者 程墨 李见新 刘盾 对本文亦有贡献) 《中国教育报》2021年05月08日第2版 版名:新闻·要闻 作者:实习生 王阳 本报记者 禹跃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