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家居行业,跨界已经成为企业转型的主要方式。不论是家居建材品类的横向品类延伸,还是不同领域的多头触碰,各自野心已经不言而喻,定制家居行业已经成为一个拥挤的大秀场。对于身处其中的企业来说,这个市场仿佛一片广阔的海域,物产丰饶然而暗流汹涌,前景美好然而千帆竞渡。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每个企业都顶着巨大的压力而如履薄冰,那么在这个行业中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谁?
在2017年中国定制家居行业年会上,中华衣柜网对部分代表性品牌的进行了采访,了解到这些品牌在全屋定制浪潮中,沉淀出来的独特观点。谁是对手?如何对决?他们说了算。
谁是对手?
去年以来,定制家居“蓝海说”吸引了大量相关企业扎进这片领域,其中不乏行业大腕。对此德维尔营销副总经理翁振晖最大的感受是房地产的进入。碧桂园、恒大这些企业跟定制行业的品牌进行合作,推出自己的定制品牌。对德维尔这样的从橱柜延伸开来的原生定制品牌来说,是有比较大的影响的。房地产在入口就把客户的流量给截掉了。这一年,虽然外在的家电行业,内部的瓷砖、木地板行业的跨界对其也有影响,但是远远没有房地产巨头跨界带给行业的影响大。
更多的企业则认为,竞争是无处不在的。宇曼厨柜·全屋定制总经理蒋克松观察到,不论是原生定制家居企业,还是行业外跨界而来的,面对定制家居这样一个大融合的行业时,都各有优势。未来存在着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如同滴滴对出租车行业的颠覆,行业外的企业也可能颠覆定制家居行业。但另一种可能是,行业内企业从客户角度出发,主动进行一些变革。
丽博橱柜全屋定制执行副总胡国帅则认为:“竞争对手其实并非单一个体,而是经营模式和理念。”无论是单品类还是全屋定制,其核心是产品,以及产品的交付。因此,怎样顺畅、高效率、高品质地实现订单的按时、保质、保量交付,让客户满意,考验的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能力,这才是最大的对手。
如何对决?
跨界融合时时在发生,争夺市场的压力无处不在。面对这一新兴的领域,在竞争中积极求生存求发展的企业,如何来保持一个难以撼动的站姿?跨界大潮下,企业最应该关注的是什么?
关键词一:产品
多数企业认为,竞争力的核心仍然是产品,做高性价比,有品质的,受市场和消费者欢迎的产品,是竞争力的基础。企业能否做出跨界经营的决策,也是要看是否能做出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同等重要的是,逐步推进信息化建设,保证产品的按时、保质、保量交付。
关键词二:差异化
普瑞卡总经理屠春生认为,在与其他行业跨界而来的企业竞争时,最关键的是保持自己的差异化。因为无论从板式到实木,到新材料的运用,以及终端消费者,有不同的需求。满足终端客户的需求,从消费习惯到消费需要的服务,应该更多站在消费者角度去考虑。
大信橱柜就是靠原创软件和硬件核心竞争力的,其董事长庞学元介绍道,大信的原创软件能做到无限制定制,并且根据定制的特点发明了双分布、双模块智能制造系统,来适应颠覆性的时代。
关键词三:资源配置
近年来在全屋定制的轨道上走得飞快的诗尼曼,为行业写下了一个资源整合的样本。诗尼曼全屋定制执行总裁黄伟国认为装修需要的是一站式服务到位,因此是市场的需求促使各种资源、要素进行优化配置,谁能将优化配置做好,谁的竞争力就大。因此,近几年来,在橱柜、衣柜、门窗上的品类延伸,以及相互之间的资源整合,让诗尼曼的综合实力实现了快速增强。
关键词四:优势合作
业内预测家居建材行业有四万亿的市场需求,而业内做得好的“大哥”也是刚好破百亿的产值。如何在这片市场占据先机?
美尼美总经理黎伟权选择了积极合作。2016年开始与整装公司合作,承接其硬装后的软装配套。从2017年初开始运营这个项目至今,美尼美平均增长率50%,到12月整个的定制板块已经破万方。由于硬装的入口体量很大,导入到软装板块也很容易着手,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定制家居行业承接整装板块的客户,是一个发展方向。
当然无论大环境如何变化,在家居企业的发展因子中始终核心的仍然是产品和服务。皮阿诺董事长兼总裁马礼斌认为,品牌集中的马太效应是每个行业的规律,定制家居行业也会遵守规律,但无论市场如何变化,第一聚焦产品,第二加大品牌投入,第三做好产品和服务。因为,只有产品做好了消费者才会欢迎,满足消费者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作为当前家居建材最大的风口,定制家居吸引了更多资源在集中,同时也聚集了更多压力。站在行业的角度看,资源的集中与优化配置,对于未来的发展是极大的助力。与埋头竞争相比,行业更需要每个企业的开放之姿,积极拥抱。正如卡诺亚定制家居副总经理赖永精所言:“这个行业需要更多的人一起去把它激活,让全国的消费者能够更深入认识定制家居行业。”的确,每个行业发展到一定的时期,都应该形成良性竞争,规范和指导行业和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来源:中华衣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