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新技术有助于改善环境

author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眼下,宜兴正在大力推广运用这些新技术新手段,致力在国内率先打造出生态环境整治和城市监管新模式。 无人机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巡查员” “呼呼呼……”6月9日,科技日报记者来到宜兴市芳桥街道屺山村采访看到,一架装备先进的小型无人机腾空而起。随后,无人机拍摄到的画面,实时传输到了地面志愿者的手机上。 去年,该村在广泛征求村见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村庄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评分办法,并根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求,将农村环境长效管护服务划分为3个重点片区, 面向区域内的农户进行公开招标,并以年度为单位,聘请专业保洁队负责监督、维护及评定各村民门前三包执行情况。专业保洁队的履职情况,则由村干部协同网格员队伍定期开展考核。 如何进行科学考评和有效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这是一个棘手难题。 该村创新工作方法,在“专业保洁+视频监控”等已有模式的基础上,增添“空中力量”,利用无人机航拍特性,进行空中抓拍,形居环境整治大排查、大整治“督查网”。 “利用无人机,只需10分钟左右就可以扫遍全村的角落旮旯,对没有及时清理和乱堆乱放的杂物,也能进行实时拍照和录像取证,并根据巡查结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同时对专业保洁队伍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屺山村党总支王忠健说。 在王忠健看来,无人机巡查比常规的监管手段更为直观,也能更为直接地取得第一手真实资料,通过航拍对比,还可以及时锁定现状、发现问题、查找不足,脏乱差的卫生死角一目了然。此举不仅提升了检查效率,还大大节省了人力,能让村干部投身于更多领域的为民办实事项目中。 记者了解到,自该村启用无人机半个月以来,已起飞30余架次,累计巡航面积100余平方公里,发现及整改问题80余处。尤其是夏收夏种期间,无人机成为“火眼金睛”和辅助的“喊话器”,全域农田内实现了“不燃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留一片黑”,保持“零火点”。 目前,屺山村正在深挖无人机工作潜力,今后将让空中“巡查员”在秸秆禁烧、山林防火、违建治理等多重领域开辟新阵地。 探地雷达为老城区市政道路“体检” 值得一提的是,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宜兴市积极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呼应民生诉求、回应民生关切,科学推进老小区改造工作,逐步扮靓背街小巷,老城区居民生活舒适度显著提高。 不过,老城区路面之下的“疾病”凭肉眼很难发现,给老城区更新带来难度。尤其是每年汛期,随着雨量的增多,土地雨水饱和导致土质疏松,容易引发地面塌陷事故。 这个技术难题又该怎么破解? “我们利用引进的探地雷达技术,对老城区部分市政道路进行‘体检’,‘会诊’路基塌陷、地下空洞等路面下的隐患,为老城更新和保护去除安全风险,提供决策依据。”宜兴市住建局市政处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在教育路的“体检”现场看到,技术人员正拖着的探地雷达缓缓前行,雷达另一端则连着电子屏幕,来给道路做“B超”,不用“开膛破肚”,就能发现肉眼看不到的地下空洞和塌陷隐患。 “这套设备最深可探测到地下3米左右的情况,哪里有空洞,哪里有塌陷,甚至异常位置的规模尺度和空间展布形态等都一清二楚。而且,由于探地雷达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具有快速、连续、分辨率高等优点,‘体检’不会对路面造成损坏。”宜兴市住建局市政处技术人员说。 相关专家告诉记者,探地雷达主要通过发射高频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传播遇到不同介质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目前,在国内部分地区市政管线调查,公路、机场路面检测,铁路、隧道、桥梁勘察等领域已广泛应用。 记者 过国忠 通 讯 员 赵 辉 鲍祎珺 王 俊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