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典当揭秘夜光功能的时间宝库发展史
沛纳海夜光表:揭秘时间宝库中的镭光初现
在沛纳海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段关于夜光技术的传奇故事。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这种神秘金属后来被用于手表上,以确保在黑暗环境中也能清晰阅读时钟。1910年,人类首次通过电解方法获得镭,并且仅仅五年后,它就被应用到产品中,并申请了专利。
沛纳海最近在新加坡开出的全球最大概念店里展示了一块大壁钟。这块钟展现了沛纳海腕表独特的“三明治夹层式”表盘结构,其中包含Super-LumiNova夜光涂层,用以显示指针和数字刻度。这种夹层构造将夜光物料置于表盘中的刻槽内,使得即使在极端幽暗环境下,也能够保证表盘刻度清晰易读。
沛纳海官方网站上列出了引以为豪的三件专利,其中第一件就是对应Radiomir 夜光技术的英国专利GB191512270。这项技术由Guido Panerai开发,并于1915年8月25日申请了专利。Radiomir使用的是放射性发光材料——镭,其所有化合物都具有放射性,因此被称为Radium,即放射性的意思。
尽管放射性元素会对身体带来伤害,但镭一直持续了40多年才被新的材料取代,如今已经不再使用放射性元素。但为了体现复刻味道,设计师们会对夜光材料进行做旧处理,所以你可以看到一些复刻表款上出现偏色的夜光效果。
1949年,沛纳海又推出了Luminor技术,这一次使用的是另一种安全但同样有时间限制的放射性材料氚作为发光材料。此外,现在的手表多选用具有更长余辉的如Super-LumiNova这样的现代材质,它只需接受30分钟照射,就能持续发出绿色荧光数小时。
劳力士则采用了一种名为Chromalight的创新荧光材质,其发 光时间几乎延长一倍,可以保持稳定的强度并维持超过8个小时。在2008年的潜水员专业腕表蚝式恒动DEEPSEA上首次应用Chromalight荧 光材质——蓝色莹莹,不仅成为劳力士潜水腕 表标志色彩之一,也是其高科技研发成果的一部分。
从镭到超亮,每一步都是为了追求卓越和创新,为那些需要在最黑暗环境中仍然保持精准计时的人提供服务。而这些历史背后的故事,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这些先进科技手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