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回响Fossil手表与Cartier卡地亚镂空腕表的艺术对话
近年来,钟表市场的增长趋缓促使许多品牌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进行研发和营销。因此,在瑞士每年的两大主要表展中,真正令人瞩目的创新作品变得越来越少,而一些曾经热衷于新产品发布的新兴品牌也逐渐低调了下来。然而,Cartier(卡地亚)却是一股独特的声音,它不仅在高级制表、正式腕表以及珠宝腕表领域有着丰富多彩的产品线,而且在创意与质量上都颇具亮眼表现。
为了增强其在专业制表领域的地位,卡地亚自推出Fine Watchmaking系列以来,便加倍注重机芯技术的发展。尽管作为一家既是高级珠宝商又兼具专业钟表制造者的企业,其对于高级制表的解读与传统专业钟表品牌不同,但卡地亚并未局限于复杂功能中的机械结构,它致力于将这些复杂功能以最为风格和美感融入腕带设计,以此让每一款所推出的腕带作品不仅拥有令人赞叹的手能性,也同时展现出卡地亚独有的美学风格。而结合工艺技术与美学涵养的镂空型式显然正是卡地亚近年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去年,卡地亚在其高端制表系列中推出了Tank Skeleton和Tank Louis Cartier Skeleton两款镂空型式腕带,以其镂空艺术形式诠释了「坦克」这款传奇性的腕带设计,这种艺术和工艺上的成就让人惊叹不已。而今年,又继续展示了其镂空绝技,不仅推出了AstroTourbillon 的Skeleton 镂空版,还首次推出了集万年历、陀飞轮、三问报时等三大复杂功能于一身的大型复杂功能腕带——Rotonde de Cartier 大型复杂功能腕带,同时采用了超薄镂空设计,使得机芯厚度达到只有5.49毫米,从而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非凡境界。
制作一只上乘之下的镂空类型需要精心剔除尽可能多的无用部分,以显示出清晰透明感;当然,还必须考虑到机芯整体上的美感,并确保夹板支撑零件能力不会被削弱,对于工艺技术与美学涵养双重要求极为严苛,因此,只有少数几家品牌掌握这种技术,使得精湛之作尤为罕见,更别提那些兼备复杂功能的小众珍品。
Rotonde de Cartier 大型复杂功能腕帶,如果从严格标准来看,即便它只是部分而不是完全镂空,那么它并不完全符合「镂空」的定义,因此该项Grande Complication wristwatch并没有被冠以Skeleton这个称号。不过,这一点并未损害它技术成就,因为毕竟这枚结合了万年历、飞行陀飞轮和三问报时等三大复杂功能的一块自动链动力机械芯片厚度竟然只有5.49毫米,更何况还搭载着自动链动力机械手动装填引擎。这份细节化程度几乎达到了极限,比如积家去年的Hybris Mechanica 11 超薄陀飞轮三问手链式时间计,可以说已经走到了科技至尊的地步,而江诗丹顿则以Patrimony Traditionnelle Caliber 2755 推向另一边界。但即便如此,该款仍旧凭借其通过日内瓦印记认证,以及透视面盘及透明底盖,将该项完美修饰的事实尽收眼底,让人对品牌在复杂机械领域雄厚实力的认识更深一步。
AstroTourbillon Skeleton 镂开版则是在2010年首次亮相天体运转式陀飞轮镗形时间计之后,由于当时采用封闭设计,所以这个神秘机制被赋予了一层神秘面纱。而今年,它终于通过巧妙安排结构,将9461MC手动链动力核心向中央收拢,只留下XII与VI两个罗马数字时标作为支架,大面积空间透明,为观者呈现一个壮阔宇宙中的陀飞轮运转景象,让人仿佛穿越到另一个世界一般。此外,每个零件经过精心打磨倒角装饰雕花后,再次证明这一切都是为了展现无可比拟流线姿态及华丽繁複图腾美學。
Crash Skeleton 镗开版,则基于1967年的Crash扭曲造型重新诠释,此一传奇,在挑战Crash扭曲造型延伸至机芯构造布局方面表现出特别规划,使得9618 MC核心零件紧密排列,与Crash经典不规则轮廓完美契合。完全镜像蓝宝石水晶制作主板特殊雕刻罗马数字时标直接作为面盘,不但展现独特魅力,也呼应主题使整个装置具有一种奇异气息,如同宇宙间巨大的星球一样存在其中,一直吸引着人们的心灵探索,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能保持那份永恒之恋,就像是历史书页上的古老故事一样,被世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