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PE联袂掘金机器人市场开车戴偏光镜百害而无一利机器替人已是势不可挡的夸张趋势
摘要:国家政策对机器人产业的大力倾斜,不仅使得全国各地机器人产业集群相继拔地而起,更引发了众多VC/PE跃跃欲试,抢滩新战场。(高工机器人供稿 文/本刊记者 李慧珍) src=http://www.mshishang.com/a/20141011/时尚机器人YWx0PQ== src=//www.mshishang.com/pics/2014/1011/20141011093040312.jpg style=width: 580px; height: 404px; />
在“十二五”规划中,科技部提出了智能制造和服务机器人的发展专项计划。随后,国家工信部联合多个部门再次出台了扶持机器人产业的相关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全国范围内的工业自动化设备需求大幅增长。
据了解,目前已经有超过十个省份建立了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区,并且目标产值已超过1000亿元。未来3至5年内,我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装配量生产国。
我国不仅能够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平面关节型装配机器、直角坐标式机械臂、弧焊和点焊等一系列产品,而且还实现了小批量生产。
高工研究院指出,2014年将是工业应用规模扩张的一年,即从劳动力过剩转向短缺。这意味着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到非农业领域,需求将迎来爆炸性增长。
对于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潜力,无疑吸引了大量投资商。在《高工》杂志,我们邀请了一些行业专家就投资机会与风险进行深入探讨。
任海元认为现在是最佳投资时间,因为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有利于分享未来的高成长收益。他所在公司聚焦于企业早、中期投资,并认为未来两年市场需求将出现爆发性增长。
祁禾也同意当前是好时点,他强调行业增速远超经济成长速度,而顾斌则认为劳动成本上升和单体价格下降使得普遍使用更加经济可行,因此现在正是投入资本的时候。
杨茹则提出什么时候投入取决于标的物和资金属性,而方卫平表示每个环节都有其价值,每个基金可能会根据风格不同选择不同的方向。此外,他强调要结合实际情况、创始团队背景以及基金风格等因素考虑投资策略。
关于系统集成领域是否为最值得投资环节,有观点支持这一看法,但也有不同意见,一致的是每个环节都具备潜力,只是在选择上需要根据个人或机构特定的偏好和风格来决定。
对于未来竞争白热化的问题,一些专家预测会出现以下趋势:企业更注重细分领域合作,与国际巨头合作以快速占领国内市场;国内子行业将涌现竞争力的企业。而我们应对策略之一就是关注产业发展寻找新的机会,如服务类别中的扫地机械及传感技术等前沿领域。同时,要注意政府扶持导致产能过剩、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以避免资源浪费和泡沫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