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宝时手表上的夜光星辰之光的发展史
爱宝时:揭秘手表上的夜光发展史
在沛纳海的新加坡概念店里,悬挂着一面大壁钟,这个装置展示了沛纳海腕表独特的“三明治夹层式”表盘结构。这种结构通过两个相同的表盘片层夹着Super-LumiNova夜光涂层,以显示指针和数字刻度。这个设计巧妙地将夜光物料置于表盘中的刻槽内,使得即使在极幽暗环境中,也能确保表盘刻度清晰易读。
沛纳海的官方网站上列出了引以为豪的三件专利,其中第一件就是对应Radiomir夜光技术的英国专利GB191512270。这项技术由Guido Panerai研发,并于1915年8月25日申请了专利。Radiomir使用的是镭(radium)作为放射性发光材料,而镭是所有化合物都具有放射性的元素之一,其衰变会自身发出淡蓝色的光。
尽管镭不稳定,大约1600年就会衰变成氡,但它被用作表盘照明材料持续了40多年,直到上世纪60年代新材料出现。在复刻款式中,设计师为了体现复古味道,将夜光效果进行了做旧处理,使其看起来像是偏黄色。
1949年,沛纳海还申请了一项名为Luminor的重要夜光技术,这次使用的是另一种放射性材料氚作为发光材料。这种技术更安全,但仍然有时间限制,因为氚制作出的夜光有效寿命大约十多年之后,就会开始老化并失去效力。
目前主流的手表采用具有更长余辉时间的大量荧光材质,比如Super-LumiNova,只需接受30分钟照射,就可以持续发出数小时绿色荧 光。而劳力士则选用了一种创新的荧 光材质Chromalight,它能够发出蓝色荧 光,并且发亮时间几乎延长一倍,可以维持超过8个小时,即使是在潜水过程中也能保持稳定的强度。
随着科技进步,我们看到手表上的夜行元素从最初使用放射性元素镭和氚转向更加安全、耐用的现代材料,如Super-LumiNova和Chromalight,不仅提高了视觉效果,还确保了用户安全健康。